日期:2025-07-15 04:38:49
日期:2025-07-15 04:38:49
(1. 杜丹丹: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德仁堂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传承班学员,四川成都 610000。2. 陈学忠( 通讯作者)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德仁堂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传承班指导老 师、四川成都 610000)
作者简介:杜丹丹,女,陈学忠名医工作室医生助理。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出自《金匮要略》,主治风水或风湿。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陈老用其治 疗水肿取得明显疗效。
关键词:防己黄芪汤 、五苓散 水肿 陈学忠
正文:
1、病案:
患者:范XX,女,44岁,2018年9月7日初诊。
主诉:周身水肿,伴有小便不畅1周。
现病史:患者自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水肿1周,伴有小便不畅、量少,身倦乏力、失眠、出汗等症状,患者自觉周身肿胀难耐,遂来陈老师工作室就诊。现症见:周身水肿,戒指都已无法正常取下来,小便量少,解之不畅,身倦乏力,失眠,纳可,二便调,舌体略胖,浅齿印,舌质淡红偏淤暗,苔白。脉弱。
既往史:反复失眠1年。余病史无异常。
诊断:水肿 (气虚水泛证)
治法:益气通阳,利水消肿
处方: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
用药:桂枝30g 茯苓30g 泽泻30g 猪苓15g
白术30g 汉防己30g 黄芪30g
6剂,水煎,温服,1剂/天,3次/日。
2018年9月14日二诊:患者来时大喜说水肿明显改善,出汗较前好转,腰腹部发凉20余年,月经量少,眠欠佳,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弱。在前方基础上加:增加黄芪至40g,白附片30g,肉桂15g,当归30g。温通经络,益气活血具体用药如下:
桂枝30g 茯苓30g 泽泻30g 猪苓15g
白术30g 汉防己30g 黄芪40g 白附片30g
当归30g 肉桂15g.
6剂,水煎,温服,1剂/天,3次/日。
2018年9月28日: 患者自诉药后水肿已愈,今日来调理月经、身冷、睡眠等问题。
2、讨论:人体水液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有赖于脾气的升化转输,肺气的宣降通调,心气的推动,肾气的蒸化开合。这些脏腑功能正常,则三焦发挥决渎作用,膀胱气化畅行,小便通利,可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反之,若因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水湿浸渍,疮毒浸淫,饮食劳倦,久病体虚等导致上述脏腑功能失调,三焦决渎失司,膀胱气化不利,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即可发为水肿。
防已黄芪汤来源于汉代著作《金匮要略》,由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等组成,适用于小便不利,气虚水肿,气短心悸,食少便清。本证系肺脾气虚,肺虚则卫外不固,而伤于风邪;脾虚则水湿内停;风夹水湿羁留肌肉经络所致。卫外不固,则汗出恶风;风湿郁滞肌腠、经脉,则身体重着;气虚不能运湿,则小便不利或湿积为水,犯溢肌肤,则一身浮肿。舌淡苔白、脉浮亦为正虚湿停,邪在肌表之象。本证病机要点为肺脾气虚,风湿郁滞于肌肉关节经脉。风湿在表,理当汗解,但卫气已虚,若强汗之,必重伤其表,反招风邪。表虚当固,单纯固表,则病邪不去。当益气与祛邪合法,即益气健脾,祛风行水。方用防已苦泄辛散,祛风除湿,利水消肿。黄芪补气健脾补肺,尤能固表行水。二药相伍,补气祛湿利水,祛风散寒固表,共为君药。白术补脾燥湿,既助黄芪补气固表,又助防已祛湿利水,为佐药。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原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其症以小便不利为主,同时伴有头痛身热,口渴欲饮。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转输精津,使水精四布,而不直驱于下。又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五药合用,利水渗湿,化气解表,使水行气化,表邪得解,脾气健运,则蓄水留饮诸证自除。
本案中患者本案中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水肿,小便量少,解之不畅,身倦乏力,考虑患者长期失眠,久病体虚等导致上述脏腑功能失调,三焦决渎失司,膀胱气化不利,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发为水肿。老师用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治疗,两方合用补气祛湿利水,祛风散寒,表邪得解,脾气健运,则蓄水留饮诸证自除。
此乃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治疗水肿一典型案例,陈老经临床辨证后,对症下药,疗效显著,很快帮患者解除病痛,因此总结以上医案,与大家共享学习。
3、参考文献: 1、《金匮要略》;
2、《伤寒论》。
3、《中医内科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杠杆股票,股票实盘配资公司,红扬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