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9-02 04:17:28
日期:2025-09-02 04:17:28
七夕,既是承载“牛郎织女”浪漫传说的“乞巧节”,也是古人“曝经书、防蠹虫”的传统晒书日。8月30日上午,山东省图书馆以“巧手传情・浪漫七夕”为主题,在阅览楼办证大厅举办“中华传统晒书节”系列活动之七夕专场。近200名读者齐聚一堂,在集章打卡、乞巧缝纫、缩微胶片手作、雕版印刷、传拓、冰箱贴制作、团扇制作等七大特色环节中,沉浸式体验七夕文化与传统技艺,让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在书香与巧艺的交织中焕发新活力。
活动伊始,“印象鲁图”七夕节集章打卡环节便吸引了众多读者驻足。设计精美的集章卡片一经发放,很快被热情的读者领取一空。读者们手持卡片前往盖章处,加盖七夕主题彩色套章,印章上“牛郎织女”“古籍晒书”等图案栩栩如生,读者们纷纷打卡拍照。“穿针乞巧”是七夕的经典习俗,活动现场特设的乞巧缝纫环节,读者专注地穿针引线,在卡片上缝制爱心图案,并写下对亲友的祝福。完成的作品被装裱进精美相框,既有“心灵手巧”的美好寓意,又成为可留存的七夕纪念。
展开剩余75%在雕版印刷区,传统艺人以棠梨为材、以刻刀为笔,现场演绎雕版刻制过程,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读者亲手体验古法印刷从刷墨、覆纸到刷印的全过程,见证文字从版上跃然纸间的神奇瞬间。传拓技艺体验区同样热闹非凡,读者们学习用宣纸、墨扑将“开民智保国粹”的鲁图办馆宗旨拓印成幅。覆纸、喷水、捶打、上墨,一系列步骤下来,原本沉默的文字在纸上“活”了起来。读者在体验中充分体会到,传拓不仅是学习一门手艺,更是触摸历史的脉络,让沉默的石头“开口说话”,在墨色深浅间体悟中华文明的厚重与隽永。
以现代科技活化传统文化,是缩微胶片手作环节的亮点。活动精选“古人晒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场景图,以及山东省图书馆海源阁旧藏明代何震篆刻“清白吏子孙”印章等文化素材,通过缩微技术浓缩于方寸胶片之上。读者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将透亮的胶片制作成书签、钥匙扣或摆件,古籍上的墨痕肌理、古人衣袂褶皱在胶片中清晰可见。这些手作作品,恰是古籍文脉与缩微技术的鲜活融合,以手作之形,长久陪伴每一位参与活动的读者。
手工体验区,读者通过制作融入《荆楚岁时记》《七夕诗》元素的冰箱贴与团扇,不仅可以感知古籍的“式样”,还可感受“星桥百枝动,云路七香飞”的美妙意境,让制作者在每一次开启冰箱、执扇纳凉时,都成为与传统智慧的邂逅。
浪漫七夕,同结七桩韵事;一朝晒书,共赏墨卷清欢。从乞巧缝纫的细腻温情,到缩微胶片的科技巧思,从雕版、传拓蕴含的千年匠心,到冰箱贴、团扇承载的现代书香,山东省图书馆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让七夕节的“乞巧”“晒书”传统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可感、可参与的文化体验。未来省图将继续探索馆藏资源活化路径,让图书馆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传承文化根脉的重要平台。
供稿:历史文献部、教育培训中心、缩微文献部、尼山书院
图片:教育培训中心
编辑:张丽叶
审核人:唐桂艳、叶蕊、公瑾、任蒙
签发人:祝晖
发布于:北京市杠杆股票,股票实盘配资公司,红扬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